金融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注入活水
发布时间:2018-07-09 09:07:39 作者: 来源:中国中小企业网 浏览次数:2“一带一路”又传捷报!日前,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建设22处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。这不仅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实施推进阶段,更再次证明中国投资能为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带来重大利好。
近年来,在100多个参与国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。然而,尽管像雅万高铁这样互利共赢、造福人民的里程碑式项目越来越多,国际上仍有人质疑中国投资会使接受国过度负债,甚至毫无根据地指责中资项目为相关国家制造了“债务陷阱”。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这些言论与事实明显不符,国际舆论的主流公道自在,就连西方的国际评级机构都不认同。在印尼、菲律宾等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宣布要到中国债券市场融资后,惠誉等机构非但没有对此过度担心,反而上调了这些国家的评级展望。
事实胜于雄辩。据不完全统计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截至2017年末,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家设立68家一级分支机构,中资银行共向“一带一路”建设2600多个相关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。同时,截至2017年末,共有来自21个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的5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。这足见资金融通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支撑。因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相关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、周期长、涉及币种多样等特点。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,2016年至2020年,除中国外,亚太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资金需求每年约为5000亿美元,但公共和私人部门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额每年仅为2000亿美元,缺口高达3000亿美元。所以,在高质量、高水平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宏伟进程中,以投融资为代表的金融手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正因为如此,面对质疑和聒噪,中国与相关国家携手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初心不改、意志愈坚。近年来,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和完善长期、稳定、可持续、风险可控的多元化融资体系,保障“一带一路”项目的资金安全。特别是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深化改革、持续扩大开放,以自身发展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多元化融资体系建设。这当中,既有中国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支持境内外“一带一路”相关机场、港口、旅游等项目建设,又有相关国家投资者通过“债券通”等机制踊跃购买“一带一路”项目相关债券,还有国际金融机构为“一带一路”债券业务提供各类金融服务。这些举措,不仅满足了“一带一路”项目资金需求,更有力保障了参与国在“一带一路”相关项目上的债务安全。
为进一步提高金融领域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水平,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、促进资金融通。一是要以市场化为原则,发挥地缘、成本、规模、配套和政策支持等优势,整合政策性金融、开发性金融、商业性金融资源,更好满足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给金融机构乃至金融系统带来的新市场、新客户、新业务要求,如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网络化布局;二是扩大投融资参与主体,积极吸引各类国际组织、开发性机构、市场机构共同参与,如推动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发展以扩大股权、债券融资市场的联通性、稳定性;三是发展多元化融资方式,不仅要积极通过透明度高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融资,还可积极发挥本币作用来动员当地储蓄,以减少汇率风险、维护金融稳定;四是创新融资渠道,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路基金等平台作用,同时完善货币结算、资金清算等支持保障体系;五是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,推动投融资产品和制度创新,探索收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可持续投融资方式,如推动以社区银行、互联网及电信支付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发展。